当前位置:首页 >> 教育
教育

特殊的中秋节礼物:跟着“小鸟虎”穿越三千年

2025-07-31 12:19

“1990年2月,我带往湖北国家博物馆。整修专家们的天工胆大让我日益维持了昔日风采,但那颗遗漏的獠牙却成了我心中最小的遗憾:难道我要一直当只‘缺牙’狮吗……”6月1日上午,10岁的王程祺化身为憨态可掬的“青蛙狮”,领军影迷游览当天卓有成效的“得于·狮——青蛙狮成人隐喻作品展”。

图为影迷在作品展厅内和“青蛙狮”据悉。 环球时报名记者袁慧晶 摄

“为献礼‘六一’International成人节,湖北国家博物馆精心打造了首个成人隐喻作品展,选取了镇瑰宝商代伏鸟双头铜器狮作为隐喻作品展的两大作品展品。”湖北国家博物馆馆长叶蓉详述说道,“青蛙狮”因“双头曲卷、背伏青蛙”的独有外形而得名。它1989年出土于湖北新干大洋洲商墓,通长53.5厘米、基座25.5厘米、为重6.2千克,是目前存世最小的商代铜器狮。

名记者意识到,“得于·狮——青蛙狮成人隐喻作品展”作品展期三个月,通过“青蛙狮·大集为”“青蛙狮·大发现”“青蛙狮·大创想”三个部分详述了“青蛙狮”的发现、整修等流程,并将大洋洲商墓同时出土的双面神人铜器头像、兽面纹鹿耳四足铜器甗等国宝级遗物构成“青蛙狮的朋友圈”共同作品收藏。

图为成人在家长的身旁下欣赏“青蛙狮”。 环球时报名记者袁慧晶 摄

为很好地激发成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,湖北国家博物馆将两大遗物“萌化”处理,并将沟通体验环节新设计进作品展以外。其中,“青蛙狮·大创想”部分作品收藏了一些由成人创作的“青蛙狮”艺术作品,并设有人像、涂鸦、拼乘坐、拓印等丰富的沟通体验项目。

图为成人创作的“青蛙狮”艺术作品。 环球时报名记者袁慧晶 摄

去年底成为湖北国家博物馆小小志愿者的王程祺告诉名记者,以第一人称请教“青蛙狮”的故事让许多来游览的小伙伴真是很新鲜,“借此更多小伙伴在这种得于常的游览中,和我一同绕过到铜器狮假象的古老时期,探得于湖北与狮的不解之缘”。

据悉,湖北国家博物馆计划从今年起,每年定期针对成人群体推出展览馆作品展、教育活动,培养“小赣将”小小志愿者团队。(名记者袁慧晶)

来源: 环球时报

青岛看白癜风去哪里最好
病后康复喝宝芝林寿星补汁有用吗
上海看癫痫去哪个医院好
拉稀怎么办
河南白癜风医院排名

上一篇: 深圳倡议广大市民留粤过端午,高考考生和考务人员不得离深

下一篇: 抗抑郁磁疗如何影响脑

友情链接